最近看身邊認識的朋友,感觸頗深。
我個人有個壞毛病,
看到新的事物,都會想去嘗試。
認為為不去嘗試,什麼都不知道。
拿投資理財來舉例,
週遭的人都說因為擔心風險而不敢投資期貨,
但是實際投資過了嗎? 沒有。
沒有的話那又如何得知? 看起來好像是,聽說是這樣。
不能否認,期貨風險是很大,但是難道真沒辦法把風險壓低嗎?
有的,就是自己努力去充實這方面的資訊。
再如我唸書,
總有人有不同的意見,總有不同的未來規劃,
難道我要因為這樣就躊躇不前?
如果這樣,那我的未來也僅止於此。
所以,儘管不知道唸書的未來在哪哩,
但是不是能一步一步的修正? 一點一點的去找出方向?
如果因為不確定未來在哪,就此不敢跨出去,
永遠永遠,我都只能在這邊看著別人前進。
我不是很安於現況的人,相信我妹也是同樣的個性。
她甚至比我還敢衝,很好,也不好。
不好的地方是,不知道她會衝到哪去,
好的是,她可以多方面去嘗試未來,
更因為她年輕,能多衝幾次,還有家人做後盾。
而自己呢?
很想拋棄工作走攝影,也想出國去唸書,也想去會計師事務所重新開始,
我不敢,不是怕我未來沒工作沒經濟,未來是靠自己創造的,
但我不能拋下家庭不管,很現實,但這是我應該要負的責任。
只能像父母冀望我們子女一樣,把未來寄託在他們身上,
寄望他們能怎樣的成長,有怎樣的成就,
這也是我希望小孩能在國外生的原因。
在台灣,小孩的未來被限制住了,
低生育率的影響,讓國家稅收變少,
照這種生育率,就算大陸不打過來,就算政治一片合諧,
到小孩成年,也差不多是台灣破產的時候了。
學歷上,大學生現在跟流浪狗一樣多,研究生也快差不多了,
台灣企業現在幾乎是非台清交成等名校不要,
對於國外,一般大學算什麼? 什麼也不是,因此台灣學歷要往國外發展,實在很難,
國外學歷呢? 就算是最local的社區大學,對台灣的一般中小企業來說,也像鍍上一層金一樣。
更別提政治壓迫,
往後進入中南美洲及印度,台灣護照已經快不能被承認了,
美國辦理免簽證進入,很抱歉台灣不適用。
有人說,我開頭不是說未來靠自己創造? 那讓小孩自己去創造就好啦,
沒錯,小孩未來要怎樣,是他的事情,我不會要求他怎樣怎樣,
我能做的,只是多給他一條路,讓他除了在台灣的多方嘗試外,
能有更多的選擇讓他去嘗試,這跟未來靠自己創造並不會相牴觸。
反倒是,身邊不少朋友因為擔心不確定性的未來,不敢向前走,
不敢去外地生活、不敢離開現有工作、怕虧損不敢投資太大等等,
很想去改變,但我沒能力改變,也沒資格要求他們改變,
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,雖然,我不認為這句話能拿來當擋箭牌,
因為是你去適應社會,而不是社會適應你,
與其躲在象牙塔怕受傷不敢出去,不如出去被打個遍體鱗傷,更能體會自己的未來在哪。
有部足球漫畫中,教練的話讓我很深刻,也覺得很熱血。
教練覺得,寧可得到4分而輸球,也不要只得到1分而贏球。
這也是告訴我們要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未來,寧可一直攻擊而輸掉球賽,
而不能消極的認為只要死守這1分,能贏就好。
贏固然重要,但這心態,卻會影響到人面對未來的心態,
是保守的能生活就好呢? 還是要過更好的生活?
我的心態,永遠是後者。
- Aug 06 Mon 2007 09:53
未來靠自己創造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